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 > 热点 > 正文

不一样的高校云课堂 在线学习学生达11.8亿人次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时间:2020-04-15 16:28:38

3.7万场次课程、逾102万人次上课师生、170万小时授课时长、超过95%的课堂出勤率,这是清华大学开展线上教学的首月“报告单”。在复旦大学,全校1392名授课教师与近8400名研究生相聚云端。在北京大学在线课堂ClassIn上,每周1500多门课程直播总时长超过1.5万小时,每日约有1.2万人次在线上课……

从2月开始,全国高校陆续开展在线教学。据统计,截至4月3日,全国在线开学的普通高校共计1454所,95万余名教师开设94.2万门、713.3万门次在线课程,在线学习的学生达11.8亿人次。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在线课程平台上线慕课上涨了5000门,其他在线课程增长了1.8万门。“中国大学积极应对,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说。

确保在线学习质量

进入浙江大学“人体解剖学”网络自主学习系统,立体、可旋转的人体器官标本跃然眼前。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观察和理解人体各器官,授课老师在讲解时采用真实的标本或示意图,并在上面仔细标记重要结构。同时,课程引入虚拟人体教学系统,以各系统器官为示教标本,详细介绍其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直观。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研究生杨朝森说:“线上课程视频内容丰富凝练,同学们可以在电脑上直接看到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动画展示。”据介绍,这门由浙江大学医学院张晓明教授主讲的临床医学必修课,自在中国大学MOOC网站上线以来,已被30余所高校学生选修,累计选课学生数超过2.3万人。

类似的课程还有很多。88岁高龄的北京理工大学王越院士开学第一堂课《系统理论与人工系统设计学》,为同学们深入浅出地讲述来自普利高津教授耗散理论的观点,并就如何将哲学思维融入科学研究中、如何从系统角度认识生命科学等问题释疑解惑。

如何保证线上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师们最关注的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马军教授为本科生讲授《水质工程学》时,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留出更多时间进行师生互动。

在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201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班)专业负责人胡曦明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开课之初,就制定了“计网十条”,编织起管理学生的“约束网”,也架通了沟通的“互动桥”。

吴岩认为,“互联网+教育”和“智能+教育”优势凸显,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进入教与学过程,“教”与“学”发生改变,也改变了学校的“管理”和教育的“形态”。

探索实验教学课程

尽管校园还很安静,但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工程图学实验室却热闹非常:百余名学生正在试验台前体验着《工程图学》的实践大课。学生们一边观察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一边动手拆装齿轮油泵零件。大到教学楼,小到齿轮零件,都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生成的,人在家中即可在线完成一系列实验操作。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被誉为具有跨时代意义的课程。它依托虚拟现实技术,生成一个逼真、具有多种感知的“模拟实验室”。操作者进入一个三维虚拟现实环境,并与之产生互动。在这里,教师和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虚拟”优势,操作并体验复杂实验,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确保线上科研、实验有序开展,各高校教师也想了不少办法。为让同学们在实验课上用上真材实料,清华大学电机系朱桂萍老师、工程物理系曾鸣老师把一套套“口袋仪器”邮寄到同学们家中。在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晔荣老师在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的视频中,加入了实验仪器设备,展示实验现象与结果,并让同学们通过完成虚拟实验强化学习效果。

创新与探索启发着日后的教学。吴岩说,要将在线教学的一些实践转化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持续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性的一流在线课程,形成包括思想、理念、内容、方法等在内的一整套改革方案。

有序开展毕业答辩

日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举行博士毕业生预答辩会。虽然答辩会搬到了线上,但是要求依然严格:答辩分4个小组进行,各指导委员会成员全体参加会议;答辩人报告时,可以打开摄像头,使答辩显得更正式、更具现场感。

光学所博士生王非凡正居家准备毕业论文。由于缺少和导师面对面交流,她一时手足无措。导师得知后,每周和她讨论,实验室的同学也通过学校的公共课平台和她交流。据悉,目前各高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已制定在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培养及预毕业生工作方面的工作计划,积极采取多项措施保障预毕业研究生培养工作有序平稳开展。

两个月来,从日常教学到各项毕业工作,全国高校努力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教学“实质等效”,持续推进各项工作,维护教学秩序。“大学是一个复杂系统,大学的正常运行涉及诸多秩序,包括教学秩序、科研秩序、日常工作秩序等,但是教学秩序是最重要的。”在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看来,延期开学不是不上课,而是师生要共同努力,把疫情对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本报记者赵婀娜)

标签: 高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