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国1600多万名教师来说,刚过去的2018年无疑是令人倍感振奋和鼓舞的。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意见》描绘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宏伟蓝图,吹响了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集结号。
“从教60多年来,第一次读到党和国家出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门文件,十分振奋,内容全面、深刻,说到了教育问题的根本。全力建设好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是学生之福、民族之福、国家之福。”说起对《意见》的看法,改革先锋、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激动地说。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意见》出台一年来,教育部把“落实”作为教师工作的关键词和主旋律,研究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和政策举措,推动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出台实施意见,构建了中央统领、地方支撑、无缝对接、全面覆盖的制度体系,打通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最先一公里”。
狠抓落实,擎举教师队伍建设之“纲”
《意见》出台后,教育部把贯彻落实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积极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刊发大量宣传解读文章,使中央决策快速进入公众视野。与此同时,教育部狠抓执行,积极推动各地出台贯彻落实办法,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介绍,中办、国办印发了落实《意见》分工方案,明确了任务书,细化了责任状。除教育部外,中组部、中宣部、中央编办、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门参与进来,各司其职共同推进相关工作落到实处。教育部建立了沟通机制,明确32个省份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领导、75所部属高校主管校长作为联络人;举办各省份文件起草人员研修班,开展专门辅导;又专门印发通知,对各省份研制实施意见提出了明确要求。
各地党委、政府对贯彻落实《意见》高度重视,结合各自实际,不折不扣落实中央文件,研究制定了高质量的实施意见。截至目前,已有30个省份印发自己的实施意见,另有两个省份已完成文件审议工作,正在按程序抓紧印制。
着眼谋划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路径,教育部聚焦教师队伍建设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紧扣广大教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推动实施10个“一”行动,画出改革的详细施工图:启动一项振兴计划,全面振兴教师教育;实施一个引领工程,启动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开展一项关键工作,开展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年工作;完成一项底部攻坚,打好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攻坚战;补上一个薄弱短板,大力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一项创新行动,启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推动一项法律修订,尽快完成《教师法》修订等。
在一系列努力下,目前,一套“中央统领、地方支撑、无缝对接、全面覆盖”的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制度体系已经初步构建完成。
“2019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对各地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教育部教师司负责人说,教育部将着手研制相关指标体系,开展第三方评估,加强督促推进。同时加强整体性制度设计,启动《教师法》修订工作,研制出台深化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研制出台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
兴师强教,激活教师队伍建设之“源”
培养高素质教师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教育。对教师教育来说,“振兴”是2018年最重要的关键词。
2018年2月,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针对当前师范教育在生源质量、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师资等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以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为支撑,明确今后5年教师教育振兴发展的“五项任务”和“十项行动”。
《行动计划》印发后,各地纷纷结合地方实际对本地区教师教育振兴发展进行了统筹谋划——
江苏印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广东出台《“新师范”建设实施方案》,河北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各地教师教育振兴发展专门政策文件陆续出台;
福建等省份明确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上浮50%;
吉林、黑龙江等省份明确教育博士、教育硕士授予单位和授权点向师范院校倾斜;
浙江建立了教师培训经费保障制度,重庆加强区县研训机构能力建设。
在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黄晓玫看来,《行动计划》内容丰富、措施有力、影响深远,彰显了中国教师教育的特色,体现了新时代我国发展高品质教师教育的诉求。“《行动计划》落实了党的十九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任务,洒下了提升教师素质能力的‘及时雨’,绘就了振兴我国教师教育的施工图,吹响了推进师范院校改革的集结号。”黄晓玫说。
2018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推出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升级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在继承免费师范生制度优点的基础上,公费师范生制度将学生毕业后的服务期限从10年调整为6年,允许符合条件的公费师范生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进一步明确了违约责任,更利于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2018年9月,教育部还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通过全面开展师德养成教育、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信息技术助推教育教学改革等8方面举措,升级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动建设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师范专业,以期加快形成高水平师范人才培养体系。
树德正风,铸就教师队伍建设之“魂”
师德师风一直是广受社会关注的话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的“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
“我国1600多万名教师,绝大多数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是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但也不能回避,少部分教师身上存在不讲师德,严重损害师道尊严,影响教师形象的问题。”教育部教师司负责人说,2018年教育部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相关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018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3个文件,分类提出教师职业行为倡导标准和禁行底线。
与上述3项《准则》相呼应,教育部还出台了《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对违反师德行为的认定、查处等作出具体规定,明确学校的主体责任以及师德师风建设失职失责情形,建立违规行为的受理处理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明确提出对教师师德失范行为“一票否决”。
除了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师德问题划定“红线”,2018年教育部还组织各地各校开展了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贯彻落实专项督查。在各地自查整改基础上,教育部组成督查组对北京、上海、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广西、海南等8个省份进行实地抽查,有力推动了各地各校切实将师德建设主体责任扛在肩上。
据介绍,2019年,教育部还将出台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完善顶层制度,细化制度举措,把《准则》要求转化为教师行为指南与禁行底线。持续开展综合整治,一经发现违反师德行为,依据准则严肃处理并进行通报。
完善管理,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之“要”
要充分释放教师创新创造活力,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是必由之路。《意见》内容涉及师资配备、人事管理、编制管理、招聘制度、岗位设置、职称评审等教师管理综合改革的方方面面,找准了当前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的“痛点”。因此,一经发布便让无数教师感受到教师发展的“春天”到了。
围绕编制管理,各地开展了诸多有益探索。如山东实施5%的教师机动编制政策,用于补充农村中小学急需学科教师。同时建立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特殊情况适当倾斜的核定标准,对村小、教学点等小规模学校达不到标准班额数的按班师比配备。广东、江西、山西、黑龙江等地都推行了周转编制制度,提高编制使用效益。
职称问题一直备受广大教师关注,也是这次改革的一个重点。教育部、人社部在此前工作的基础上持续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特别是在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方面,改变正高级名额控制办法。高级职称加大对一线教师、乡村教师倾斜力度,按规定行政领导职称晋升比例不得超过30%。
“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不仅是对教师地位的极大肯定,也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教育要发展,要靠广大教师的奉献精神,但也要保障他们相应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待遇,这两者是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意见》特别强调,要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为推动这一要求尽快落实到位,国务院进一步作出制度规定,明确要求各省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加大保障力度,落实不到位的加快整改,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
聚焦乡村,补齐教师队伍建设之“短”
毋庸讳言,乡村和贫困地区是教师队伍建设最大的短板,教师规模不足、素质偏低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
2018年,教育部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为主要抓手,努力补齐短板弱项。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在2018年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中央财政安排奖补资金45.1亿元,比2017年增加6.6亿元,惠及8万多所学校127万名教师,补助最高的每月超过2000元;北京、广东、福建等省份已实现为所有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最高达4000元。
“通过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乡村教师发展机会不断增加,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邬志辉说。
特岗计划的规模在2018年也实现了进一步扩大,全国共招聘8.5万多名特岗教师,优先满足村小、教学点补充需求。
为加强培养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乡村初中“一专多能”教师,教育部着力推进地方师范生公费教育,有28个省份通过在学免费、到岗退费等多种形式,每年吸引4.5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任教。
2017年底教育部等4部委发布的“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在2018年得到了贯彻落实。在对口支援机制下,2018年,19个省市选派4000名优秀教师赴西藏、新疆支教,为期一年半。援派教师除承担日常教育教学任务外,更重要的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帮助当地教师提高专业能力。
2018年9月,广西博白县28个镇的山区学校迎来了74名满头白发的“新”教师——他们是当地通过实施“银龄讲学计划”公开招募来的优秀退休教师,在当地开展为期一学年的支教工作。
“根据各个学校的反馈,返聘教师工作责任心强、任劳任怨,得到当地师生、群众的一致好评。”博白县教育局负责人说。
“银龄讲学计划”于2018年7月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发布,吸引了大批退休教师前往教育薄弱地区发挥余热,一大批优秀退休校长、教研员、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参与其中。2018年,“银龄讲学计划”首批在河北、江西、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8个省份实施,招募了1800名优秀退休教师。
书写奋进之笔,完成得意之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了换档升级、提质增效的新阶段,一幅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恢弘画卷正徐徐展开。(李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