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长廊为早来的家长提供了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有个地方歇歇脚,学校工作做得细致,家长得到了实惠。”下午3点半,宁波市镇安小学校门口两侧的“家长等候长廊”里陆陆续续来了接孩子的家长,一名二年级学生的爷爷为学校的暖心工程点赞。
在校门口设置“温馨等候长廊”,是宁波市鄞州区推出的缓解校园及周边交通拥堵的一大措施。近年来,鄞州区教育局联合区交警大队、区城管局等部门,结合学校实际,挖掘空间,创新精细化管理模式,用组合拳对上下学期间的校园及周边综治环境进行整改。
设置“温馨等候长廊”
位于宁波市镇安小学校门口两侧的家长等候长廊宽2.5米,长度分别为18米和20米,长廊上标注了年级,引导家长有序等候。
家长等候长廊是嵌入式的。为了设置等候长廊,镇安小学特意将学校围墙向校园内退了2.5米。镇安小学校长顾秋红说:“家长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一员,学校要将家长放在心上。”
除了设置“温馨等候长廊”,镇安小学还采取错时、错门放学。学校共有5道门,正大门两侧分别设置了两道侧门,靠近一年级学生教室和四点钟学校,就开辟成了这些学生的专用通道。正大门供三至六年级学生通行,其余两道门供车辆通行,进行人车分流。
此外,镇安小学还设置“单边硬隔离”。以前,校门口道路两侧都停满了机动车,上下学高峰期交通压力较大。“现在设置‘单边硬隔离’以后,有效缓解了放学阶段门口的交通压力,提升了校门口的开阔度,确保了师生和接送家长的安全出行。”顾秋红说。
宁波艺术实验学校、宁波七中、行知实验小学等学校也设置了“单边硬隔离”。“目前,鄞州区老城区90%以上的学校靠着主马路,短时接送车辆、人流聚集,我们正在推进‘海绵式’管理缓解校门口交通拥堵,增加校门口缓冲区。”鄞州区教育局安全与体艺卫科副科长俞泳介绍。
开通“平安绿色通道”
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西校区校门口两侧设立了“平安绿色通道”,人行道上用色带划分学生等候区、家长等待区、绿色通道区3个区域,绿色通道上标注了箭头指示方向,学生等候区标注了班级,家长按班级进行等候。
“这项民生工程自9月份启动以来,受到了家长欢迎,缓解了校门口交通压力,出行更加安全有序。”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章国明说。
鄞州区江东中心幼儿园东海分园门口的通道也在新学期“大变脸”。原先,幼儿园门口的通道比较窄,路面高低不平,路口还有30厘米左右的落差。改造以后,路面拓宽了,还铺上了塑胶,路口的落差也变小了。“现在放学时段,不仅更加有序,还解除了安全隐患。”该幼儿园园长庄旭东说。
春晓中学、宋诏桥小学等鄞州区的不少学校都在校门口设立了即停即走接送区,合理利用已有场地,在学校周边空地划定临时停车位和停车带,督促接送家长做到有序停车、文明停车、即停即走,促进道路通畅。
启用地下“智慧接送”系统
在鄞州区德培小学的地下学生接送区,有专门的家长等候区,如果孩子放学早,可以在这里先做作业等家长来。放学时间一到,学生们在小领队的带领下来到这里,大家一一拿着校园一卡通刷卡通过道闸,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2016年9月,德培小学新校区启用。早在规划之初,学校测算:全校1500名学生中,需要接送的主要是一、二年级低段学生,600多人中约有400人是私家车接送,而新校区一共才200个地下停车位,供不应求。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经过与家长多次商讨,最终这个5000平方米的“地下接送系统”成型,共划成8个区块:机动车停车区、非机动车停车区、接人区、闸机、步行通道、残疾人通道、图书角、休息室。
在德培小学接送现场,有不少家长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积极协助教师引导接送秩序。和德培小学一样,鄞州区的不少学校在上下学时段都有家长志愿者“护苗”,做到“一护、二导、三提醒”,大手牵小手搭建安全屏障。
“针对硬件设施设备进行优化调整,用较小的成本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俞泳说,下一步,全区将对学校软件进行优化、细化管理,借助智慧教育力量开发适合学生的跟踪系统,引导学生有序上下学,切实改善校园及周边交通出行情况。(史望颖 通讯员 薛丛川)
标签: